contact
人生 · 從容
青山綠水自由在,飛鳥鳴叫樹林間;
花開花落無憐憫,云卷云舒順自然;
青松傲立高山頂,紅梅笑迎冬雪寒。
這就是天地萬物的自然本色,也是大地的瀟灑從容。
人生也需要一種從容。無論是獲得成功,還是面臨失敗;無論是榮華富貴,還是貧窮困頓;無論是年輕健康,還是疾病纏身;我們都要學(xué)會從容的面對,從容的跨越。
讓生命在生活的斑斕中淬火,鑄煉一顆沉穩(wěn)堅強、廣博從容的心靈,從此告別察言觀色的卑微,告別乞求討好的鄙賤,告別錙銖必較的可憐,告別患得患失的惆悵。
讓我們真正的用骨骼站立:站成巍巍高山,壁立萬仞,直插云天;讓我們用真正的人格接納:接納浩浩百川,洶涌澎湃,匯成大海。
“生”下來就要“活”著,這就是生活。生,不容易;活,更不容易。是生活,讓我們?nèi)ソ?jīng)歷孤獨和困惑,是生活,讓我們?nèi)ッ鎸o生存與死亡。
幾千年前的莊子,面對老伴兒的亡故,鼓盆而歌,他說生前是無形,死亦無形,死是一種回歸,為何要悲苦。他不為生而高興,不為死而傷悲,生與死就像是一堵墻,莊子將它洞穿,從容的走過。
嵇康從容臨刑,一曲《廣陵散》彈成絕響;
文天祥從容赴死,至今流傳“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;
譚嗣同從容報國,千古傳唱“我自橫刀向天笑,去留肝膽兩昆侖”。
在當(dāng)下,一個人能從容面對“權(quán)力、金錢、聲名……”的誘惑是一種境界,也是一種精神!我們應(yīng)該學(xué)會“寵辱不驚”,“去留無意”。
孔子的理想受挫后的著書講學(xué)是一種從容;孟子“富貴不能淫,威武不能屈,貧賤不能移”是一種從容;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,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是一種從容;李白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權(quán)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”是一種從容;蘇軾躬耕東坡,“竹杖芒鞋輕勝馬,誰怕?一蓑煙雨任平生”是一種從容;
從容是一個人對生命最深刻而透徹的理解;
從容是一種宏大、久遠、深邃的境界;
從容是一滴永不蒸發(fā)的水,長久的潤澤著我們的人生。
只有經(jīng)歷過苦難磨礪的人,才會有“莫道桑榆晚,微霞尚滿天”“東隅已逝,桑榆非晚”的氣度,才會有“窮且益堅,不墜青云之志;老當(dāng)益壯,寧移白首之心”的胸懷。
不管是面對榮耀、成就,也不管是面對挫折、失敗,能夠處變不驚、鎮(zhèn)定自若,安之若素,穩(wěn)如泰山;能夠不屈不撓,堅忍不拔,斗志昂揚,奮力向前,這就是從容。
諸葛孔明,空城之上從容奏琴,擊退司馬懿十萬大軍;毛澤東“敵軍圍困萬千重,我自巋然不動”“不管風(fēng)吹浪打,勝似閑庭信步”更是一種“掌上千秋史,胸中百萬兵”的從容。
淡泊明志,從容致遠。
從容是一種理性、一種堅韌、一種氣度、一種風(fēng)范。
從容的人生是:有主見而不沉溺于主觀;重條件而不就縛于困難;奮發(fā)努力而不發(fā)蠻力;剛毅果敢而不剛愎自用;隨大眾而不流世俗;常知足而又常知不足;事在人為,有可為有可不為;爭中求讓,求忍讓還求不讓;在思想與現(xiàn)實間連線;于使命和可能中發(fā)力。
從容的人生是:浩浩蕩蕩的江水,隨岸賦形,遇巨石巧妙繞過,遇細(xì)沙悄然滲漉,遇懸崖飛泄直下,無阻無礙。
從容的人生是:一滴純凈的露珠,無論身外的世界怎樣的五彩繽紛,斑斕炫目,它折射生活的七彩,而它的本質(zhì)卻永遠是一滴無色無嗅無味無塵的純凈的水。
我們要活得高貴,活得尊嚴(yán),活得自由,我們就應(yīng)該“且共從容”!